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的暂行管理办法(修正)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7:21:13  浏览:962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的暂行管理办法(修正)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的暂行管理办法(修正)


(1992年3月18日海关总署令第22号发布,1995年6月1日署监〔1995〕440号文修订)

第一条 为适应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便利出口货物的仓储、运输,鼓励出口创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出口监管仓库(以下简称仓库),系指存放已按规定领取了出口货物许可证或批件,已对外卖断结汇并向海关办完全部出口海关手续的货物的专用仓库。存放在该仓库内的货物为“出口监管仓库货物”。
第三条 建立出口监管仓库,应由经国家批准有权经营对外贸易运输、仓储业务的企业和经经贸主管部门批准有对外贸易仓储经营权的外商投资企业向海关提出申请。
出口监管仓库只在沿海口岸及边境口岸设立。内地和未设关地点不设立出口监管仓库。
第四条 仓库应具有专门储存、堆放出口监管货物的安全设施;建立健全的仓储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账册;配备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经营仓库的企业应具备向海关承担缴纳税款等项义务的能力。
建立仓库应由其经理人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填写《出口监管仓库申请书》,向直属海关提出申请,经海关审核并派员实地调查,在报经海关总署核准后,由直属海关颁发《出口监管仓库登记证书》。
第五条 仓库所存的货物,应有专人负责,并于每月的前5天内将上月有关货物的收、付、存等情况分别列表并随附《进出仓库货物清单》报送主管海关核查。
仓库中不得对所存货物进行加工。如需在仓库内进行分级、挑选、刷贴标志、改换包装等简单加工,应当经海关许可并在海关监管下进行。
为刷贴标志,改换包装而进口的材料,进口人应向进境地海关申报并填写进口货物报关单一式三份,由货主交仓库主管海关一份,仓库经理人一份,货主留存一份。主管海关应定期检查材料使用、出口情况。
第六条 海关可随时派员进入仓库检查货物的储存情况和有关账册,必要时可会同仓库经理人共同加锁,也可派员驻库监管。仓库经理人应当为海关提供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方便条件。
第七条 出口货物存入仓库时,发货人或其代理入应向海关如实申报,并交验下列单证:
(一)加盖“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印章并注明拟存出口监管仓库名称的《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式五份(属进料加工或对外加工装配出口成品的一式六份)及《进仓货物清单》二份;按规定可办理出口退税的还应加填一份出口退税专用报关单;
(二)对外签订的货物出口合同;
(三)如出口货物属于实行出口货物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应交验出口货物许可证;
(四)由出口货物收货入委托境内发货入存入出口监管仓库的委托证明;
(五)境外银行出具的信用证,或外汇管理部门签发的核销结汇证明;
(六)其他有关单证。
第八条 仓库经理人应于货物入库后在经海关签印的报关单和《进仓货物清单》上签收,报关单一份交回海关,一份交发货人或其代理人,一份留存仓库,《进仓货物清单》一份上注明货位交回海关,一份留存仓库。
第九条 存入仓库的出口货物,属于按国家规定应征收出口关税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事先按章纳税。
第十条 仓库所存货物装运出口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向海关交验该批货物入库时经海关签印的报关单及有关单证,填写《出仓货物清单》二份,办理装运出口手续。仓库代理人应凭海关签印的《出仓货物清单》交付有关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将货物装运出口。
第十一条 通过转关运输方式存入仓库或从仓库装运出口的货物,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分别按本办法有关规定以及海关对转关运输货物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 已按规定办理手续存入仓库的货物,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出境外,不得转为境内销售。
第十三条 仓库所存货物储存期限为6个月。如因特殊情况可向海关申请延期,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货物储存期满仍不运出境,也不办理有关进境手续的,由海关将货物变卖,所得价款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仓库进口供库内使用的货架、办公用品、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搬动、起重和包装设备以及改装用的机器等,不论是价购的,还是外商无偿提供的,均应交纳进口关税和产品(增值)税或工商统一税。
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出口监管仓库进口所需物品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对存入仓库的出口货物,海关按货物离岸价格的千分之零点五计征海关监管手续费。
第十六条 仓库所存货物在储存期间发生灭失或短少,除系不可抗力的原因外,其灭失或短少部分应视同国货复进口,仓库经理人应承担交纳其灭失或短少部分进口税款的责任,并由海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经营仓库的企业如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或走私行为,由海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1992年5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暂行规定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


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暂行规定

为做好新时期的拥军优属工作,支持部队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拥军优属工作的指示和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拥军优属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更好地为驻军和广大优抚对象服务。认真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巩固国防、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第二条 拥军优属是全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应当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本单位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和厂企设立拥军优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发扬优良传统,实现拥军优属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第三条 各级政府要把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计划,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育的必修课。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应当制定拥军优属宣传规划和实施方案。基层单位健全拥军优属服务网络,以富有实效的拥军优属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
第四条 各级政府要加强拥军优属工作的宣传,市、县、乡三级设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国防教育展览室;主要街道和路口设立永久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明显标志。各级各部门要注意发现、培养和宣传拥军优属工作中的典型人和事,特别下力培养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典型,各级都要有自己的典型。
第五条 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应坚持“团结—协商—团结”的方针,妥善处理军政军民关系,搞好军政军民团结,保护部队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规定,对破坏军事设施、盗割军用通讯线路,偷拿哄抢军用物资和农场生产成果以及到营区滋扰闹事者,要依法严肃处理。
第六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部队副食品、水、电、燃料、液化气等日用必需品应保证优先、优质供应。对粮油的供应,按照总后勤部、财政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粮食储备局制定的《军粮供应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属于地方财政补贴的,按规定补足。
第七条 对部队战备训练和营建必须征用的土地,应依法给予优先解决。对通往部队营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要优先规划和建设,并搞好平时的养护,确保畅通。公共汽车站(点)设置,要便于部队战备、训练、生活。在部队营区附近修建工厂,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执行,保障营区环境不受污染。
第八条 市内各车站、港口,对现役军人和革命伤残军人实行优先购票、优先乘车(船)、优先托运行李。有条件的应开设军人售票窗口和军人候车(船)室(区、席)
各类公路、桥梁、隧道、停车场等管理机构对通行和停放的军车,一律免收费用,并设有军车免费牌、匾。
邮电部门要确保部队邮件、信函、报刊的及时投递。
第九条 要注重为驻军排忧解难,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对有工作的随军家属、病故军官随军家属、随调家属及其子女,按着分级管理、逐级负责、适当专业对口、方便生活的原则,各级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应当积极帮助协调,妥善做好安置工作。公安、粮食部门要及时办理户口、粮食供应手续。军队转业干部及其家属落户不受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控制指标的限制。
第十条 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改革时,对革命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现役军人的家属和革命伤残军人尽可能不安排下岗。企业破产或者被兼并时,劳动、人事部门应当积极安排他们再就业。对自谋职业开办实体和部队自办企业,在资金贷款方面比照下岗职工给予优惠。对分居两地的现役军人配偶,所在单位应当在工种等方面给予照顾;在企业生产岗位上的军人妻子,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得到女职工劳动保护。
第十一条 驻地部队子女和烈士子女就学,可就近升入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收费标准不高于当地居民子女。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免收学杂费,因实际困难要求借读的,学校应视情况予以照顾,不得收取规定以外的费用。
第十二条 对按照规定休探亲假的现役军人家属,休假期间照发其工资。因工作需要当年没有探亲的,次年探亲的假期适当延长。
第十三条 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后,各级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接收安置工作,认真落实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有关部门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专款专用的住房建设,应当免收市政设施、商业网点、中小学配套、人防、绿化、水、电、煤气管网集资等费用,按规定需地方财政解决的经费,要及时予以解决。
第十四条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军队转业干部有关政策规定,积极接收、妥善安置,尽量做到对应安排适当职务。对在边防、海岛、高原、沙漠和从事飞行、潜水、潜艇工作以及对部队建设贡献较大的干部,在分配去向、工作岗位、职务安排上,给予优先照顾。
第十五条 对城镇退伍军人和转业志愿兵安置,任何单位不得制定与安置退伍士兵政策相违反的规定。实行指令性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及区别对待的原则。被部队授予称号、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伍士兵、烈士子女在安置中给予照顾。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当地政府的分配安置任务,并不得以任何名义征收附加费用。要保证按规定时限完成安置任务,因单位推托接收造成退役士兵不能及时上岗的,由接收单位补发自安置部门开据安置信之日起的工资。
第十六条 做好征兵工作,严把征兵质量和征兵命令规定的城乡征集比例关,及时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第十七条 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名义向部队摊派各种费用。确实需要请求部队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援的,由当地双拥办公室协调。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场应当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在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时,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使他们的生活略高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十九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搞好城乡义务兵家属和农村其他优抚对象优待金社会统筹。按照规定标准及时落实兑现。并建立市、县、乡三级拥军优属保障金。建立奖励优待金制度,对荣立特等功和荣获大军区以上荣誉称号的奖励3000元;荣立一等功奖励1000元;荣立二等功奖励500元;荣立三等功奖励100元。
第二十条 家居农村的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退伍红军老战士、革命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和带病还乡退伍军人本人,免摊义务工。
第二十一条 各地卫生、民政部门对孤老优抚对象的医疗保健实行定点、建卡、凭证优先制度,并免收挂号费、出诊费;二等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执行当地公费医疗制度,不得定额包干;孤老烈属医疗费全部免交;不享受公费医疗的其他优抚对象支付医疗费确有困难的,酌情给予减免40%—70%,减免部分由当地财政部门负担。
第二十二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把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住房、治病等困难,纳入社会保障统筹规划,优先解决。发动社会群众的力量,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积极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使他们与当地人民群众同步提高。
第二十三条 加强光荣院等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充分发挥其文明窗口作用。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市民政局负责组织实施。以往之规定与本规定相悖的,执行本规定。



大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人民政府令

第55号


  《大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业经2004年6月21日大连市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夏德仁  

二○○四年七月十六日  


大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业协会管理,保障行业协会依法开展活动,促进行业协会发展,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业协会,是指由同业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行业协会(含商会、同业公会)管理。  
  第四条 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是本级相关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市及县(市)区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行业协会登记管理机关。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将应由行业协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承担,并保证其独立开展工作。

第二章 登记、变更和注销

  第六条 行业协会可以按行业或产品、经营方式、经营环节、服务功能五种方式设立,但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同业或同一个领域原则上只能设立一个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设立分支机构。  
  第七条 成立行业协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30个以上企业及其他同类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会员;企业不足30个的,需有80%以上的企业参加;
  (二)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有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
  (六)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行业协会的名称应表明其属性,可以使用“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名称,并冠以行政区的名称。
  第八条 被依法撤销的行业协会,从被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成立相同的行业协会。  
  第九条 成立行业协会,应由登记管理机关召开由相关部门、拟加入协会的企业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的听证会,对其必要性、宗旨、业务范围、收费标准、企业意愿等情况进行听证。经听证认为可以成立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条 行业协会变更登记事项或修改章程,应按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核准手续。  
  第十一条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完成行业协会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做出解散决议的;
  (三)分立、合并的;
  (四)由于其它原因终止的。  
  第十二条 行业协会注销或解散,应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成员由理事会确定。理事会不能确定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指定。 
  清算组应制订清算方案,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业务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一)清理行业协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处理行业协会未了结的业务;
  (三)清理债权、债务;
  (四)处理行业协会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五)代表行业协会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第十四条 行业协会财产应先支付清算费用、工作人员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再清偿债务。
  清算完结后的剩余财产,按协会章程处理。章程没有规定的,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行业协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十五条 行业协会清算完结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并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

第三章 会员和组织机构

  第十六条 同一行业或产品、经营方式、经营环节、服务功能相同的企业,以及与该行业协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认协会章程并交纳会费,经该行业协会批准可以成为该行业协会的会员。跨行业或有二种以上产品、经营方式、经营环节、服务功能的,可分别加入相应的行业协会。
  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由协会章程规定。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成为行业协会会员:
  (一)企业处于破产整顿期内的;
  (二)个体工商业者在刑罚期内的;
  (三)个体工商业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第十八条 行业协会实行会员制,由会员组成会员大会。会员较多的,可由会员推选代表组成会员代表大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利机构,其职权由章程确定。
  第十九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或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行业协会设理事会。理事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为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依照协会章程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履行职责。  
  第二十一条 理事人数在30人以上的行业协会,可从理事中选举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的职权。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或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或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会长或理事长1人、副会长或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1人、理事或常务理事若干人组成。  
  第二十四条 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由会长或理事长主持。会长或理事长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应由其授权的副会长或副理事长主持。  
  第二十五条 行业协会的法定代表人应由会长或理事长担任,其他人员担任的,应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
  同一会员单位的人员不得有2人以上担任同一届协会秘书长以上的领导职务。  
  第二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兼任行业协会的会长或理事长、副会长或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分支机构负责人等领导职务。  
  第二十七条 被依法取缔的非法民间组织发起人、负责人或拟任秘书长以上职务的人员,5年内不得在任何行业协会担任领导职务。被撤销的行业协会法定代表人,2年内不得发起和担任其他行业协会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 行业协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分支或代表机构,其职责由协会章程规定。

第四章 经费与财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行业协会经费主要有以下来源:
  (一)收取会费;
  (二)接受捐赠、资助;
  (三)开展服务收入;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 行业协会的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行业协会收取的会费应主要用于会员活动。  
  第三十一条 行业协会接受捐赠、资助,应符合章程的规定,按照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用途使用,并向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和向社会公布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情况。  
  第三十二条 行业协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经费的使用应接受会员和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
  行业协会在换届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三条 行业协会会员退会或被除名,其已缴纳的会费或资助、捐赠的财产不予退还。

第五章 活动管理

  第三十四条 行业协会的活动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并行使下列职能:
  (一)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或政府委托,进行行业统计调查,收集、发布行业信息,以及行业准入资格、资质审核等工作;
  (二)组织行业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会展招商以及产品推介等活动;
  (三)参与政府有关行业发展、行业改革以及与行业利益相关的决策论证,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的建议;
  (四)代表行业企业进行反倾销、反垄断、反补贴等调查,或者向政府提出调查申请;
  (五)依据协会章程或者行规行约,制订、修订本行业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服务标准,推进行业标准的实施;
  (六)监督会员单位依法经营,对于违反协会章程和行规行约,损害行业利益和会员利益的,采取警告、业内批评、通报批评、开除会员资格等措施;
  (七)建议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对非会员单位的违法活动进行处理;
  (八)协调会员与会员,会员与行业内非会员,会员与其它行业经营者、消费者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
  (九)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十)法律、法规、规章授权或政府委托及章程规定的其它职能。  
  第三十五条 行业协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通过制订行业规则或者其他方式垄断市场,妨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非会员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二)滥用权力,限制会员开展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参与其他社会活动;
  (三)在会员之间实施歧视性待遇;
  (四)利用组织优势开展与本行业经营业务相同的经营活动。  
  第三十六条 行业协会会员对行业规则、行业自律措施或者其他决定有异议的,可提请行业协会复核或依法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七条 消费者、非会员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认为行业协会的有关措施损害其利益的,可要求行业协会调整或变更,也可依法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八条 行业协会应于每年的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现为事业单位的的行业协会、公会应根据本办法逐步向社会团体过渡,退出事业单位序列。
  第四十条 由鉴证类市场中介机构组成的行业协会或法律、法规规定执业人员必须加入的行业协会,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