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政府服务规定(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18:28:36  浏览:824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政府服务规定(试行)》的通知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政府服务规定(试行)》的通知

酒政发〔2012〕18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省属驻酒执法单位:
  现将《酒泉市政府服务规定(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酒泉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16日   




酒泉市政府服务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提供服务,适用本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公共服务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遵循合法、公正、公平、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法满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理公共需求。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参与政府服务活动,对政府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行政机关应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与政府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采纳其合理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应当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并逐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第六条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实行分级负责,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分别负责为本级辖区提供政府服务。
  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行各自的法定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政府服务工作。
  第七条 本市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府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
  各级人民政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政府服务工作。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监察、法制、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规定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服务主体

  第八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责提供政府服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依照授权提供政府服务。
  第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注重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严格市场监管,改善经济调节,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乡镇人民政府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职能。
  第十条 市人民政府适时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决定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行政机关应当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行政审批环节,缩短行政审批期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利于发挥行政效能、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配置上下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政府服务的能力。
  第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组织体系。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合理设置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部门,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首问负责制、代理制等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规划、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调解等柔性执法方式,改善行政管理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
  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支持、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并加强对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
  行政机关除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外,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政府补贴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章 服务内容
第一节 公共服务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十七条 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新能源产业、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用事业、扶贫、政府信息公开等服务。
  第十八条 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行政机关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社会力量提供。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创业培训及创业服务等就业促进服务,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公民平等就业。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全面推行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卫生、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事业发展。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在优先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福利服务的同时,逐步满足城乡居民福利服务需求。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力度推进国际明星城市和戈壁明珠城市建设。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等部门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等部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展继续教育,促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发展和改革、财政、能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集中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高科技工业园区。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食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优先满足公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等部门应当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扶持科技研发,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知识普及。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体育等部门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增强全民体质。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农村工作、水利、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统筹城乡公用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城乡公用事业一体化:
  (一)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设施,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城乡用电同价,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城乡用水、用电、用气、用暖安全、方便;
  (二)加强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农村集镇村组绿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居住环境整洁;
  (三)健全城乡综合运输体系,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站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布局物流园区,发展通道经济。大力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居民出行安全便捷和城乡客运一体化;
  (四)组织、支持公共服务企业发展邮政通信网络,实现城乡居民通信和上网等方便、快捷。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推进"联村联户"活动,完善扶贫政策,加强扶贫培训,实施项目扶贫,组织社会扶贫,推进开发式扶贫,提高扶贫对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
  第三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公共服务工作。负责制定公共服务的规范性文件,确定各项公共服务的规模、标准,确定年度工作任务并分解下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工作,可以受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委托实施公共服务项目。
  第三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可以制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规划。
  第三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年度公共服务工作重点,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按照适当补偿成本或者非营利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公共服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根据社会平均成本、经营者合理收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确定公共服务价格。
  确定和调整涉及公众利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公共服务价格,应当依法举行听证。
  第三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部门采取措施,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控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减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担。
  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不得擅自改变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用途,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措施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

第二节 管理服务

  第三十九条 行政机关应当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和行政管理方式,在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职能过程中,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
  第四十条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服务合力。
  第四十一条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社会管理机制,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信访部门建立健全接待人民来访工作平台,集中办理人民群众来访事项。
  第四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民政等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完善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社区、社会工作者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社会管理服务。
  第四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商务、工业和信息化、农业、金融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等自主创业,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第四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价格、商务、知识产权等部门应当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检查,建立健全价格服务网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第四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财政、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金融等部门采取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完善激励惩戒机制、优化信用监管、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四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围绕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履行经济调节职能,提供经济调节服务。
  第四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发展和改革、财政、金融、工业和信息化、价格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合法、合理的原则,采取下列方式提供经济调节服务:
  (一)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指导目录、产业政策;
  (三)调控投资规模、结构、方向、布局;
  (四)设立产业引导资金;
  (五)实行价格调控;
  (六)组织、协调调度煤、电、油、气、运输、通信等重要生产要素;
  (七)建立经济发展服务平台;
  (八)发布经济信息;
  (九)其他经济调节服务方式。

第四章 服务平台
第一节 电子政务平台

  第四十八条 电子政务建设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和保障安全的原则。鼓励和提倡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的网络与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
  第四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部门网站为子站的政府网站群体系。
政府网站群体系建设应当按照一级政府建设一个门户网站,一个部门建设一个子站的原则进行;已建设多个网站的,逐步实施合并。
  第五十条 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国家安全、保密、机要等部门,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要求和工作制度,并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数据灾难备份等基础设施。

第二节 政务服务平台

  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办理有关政府服务事项,承担公共资源交易、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效能投诉等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和管理的指导、协调工作。
  第五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其负责的行政审批、行政确认、年检年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管理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因特殊情况不能纳入的,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
  第五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两个以上部门实施行政审批的事项进行梳理,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由主办部门设在政务服务平台的窗口统一受理并转告有关协办部门所设的窗口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第五十四条 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当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

第三节 社区服务平台

  第五十五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逐步在城市和农村组织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平台,集中办理有关服务事项。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社区服务平台建立和管理的指导工作。
  第五十六条 下列服务事项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平台集中办理:
  (一)行政机关在社区开展的有关政府服务事项;
  (二)村(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的有关自我服务事项,依法协助行政机关和受行政机关委托开展的政府服务事项;
  (三)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的有关公共服务事项。
  第五十七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组织整合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服务站点、服务设施,并纳入社区服务平台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
  第五十八条 社区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配备,应当坚持精简和效能的原则,由行政机关派驻的工作人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

第四节 社会求助服务平台

  第五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一城一平台的原则,建立本行政区域统一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协调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求助事项。
  第六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确定机构或者人员负责社会求助工作,并接受同级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的指挥和调度。
  第六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公安部门应当整合110、119、122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报警服务平台。
  第六十二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卫生部门应当组建统一的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系统,规范本行政区域各医院的急救号码,实现集中受理、统一调度。

第五章 服务公开
第一节 行政机关服务公开

  第六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设定政府服务项目,应当采取听证会、座谈会、协商会、开放式听取意见、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将设定政府服务项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六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应当组织对政府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编制政府服务项目目录和办事指南,并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政务服务平台等向社会公开。
  第六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实施政府服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政府服务的相关信息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晓。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确定政府服务对象、方式等,依法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召开听证会、向社会公示等方式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将有关政府服务的实施结果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节 企业事业单位服务公开

  第六十七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公开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的服务公开工作。
  第六十八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采取下列方式公开信息:
  (一)编制和公布服务项目目录和办事指南;
  (二)编印和发放服务手册、便民服务卡,设置公开栏、资料索取点、电子信息屏;
  (三)利用政府网站、本单位网站;
  (四)举行听证会、专家咨询会、新闻发布会;
  (五)建立服务热线和行风热线;
  (六)其他信息公开方式。
  第六十九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单位职能及依据、岗位职责;
  (二)工作制度、行为准则、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廉洁自律、责任追究等制度;
  (三)服务项目、依据、时限、流程、结果;
  (四)收费的依据、标准、收缴办法;
  (五)监督投诉以及联系方式;
  (六)其他信息。
  第七十条 教育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招生、考试以及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公开的其他信息。
  卫生公共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
  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重要设施设备建设、维修以及故障处理等重要信息,并对可以预见的可能影响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有关事项,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从事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公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

第三节 基层自治组织服务公开

  第七十一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实行村(居)务公开。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负责本行政区域村(居)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农业、财政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村(居)务公开相关工作的指导。
  第七十二条 村(居)务公开的方式主要包括:
  (一)召开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听证会;
  (二)设置公开栏、举办广播站、制作便民服务卡;
  (三)其他便于村(居)民广泛知晓的方式。
  第七十三条 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居)务监督机构,负责村(居)务公开监督工作。
  村(居)务监督机构成员由村(居)民会议或者村(居)民代表会议在村(居)民中推选产生。

第四节 社会组织服务公开

  第七十四条 社会组织应当公开有关服务信息。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社会组织的服务公开工作。
  第七十五条 社会组织可以利用政府网站、本组织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
  第七十六条 社会组织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登记证书、税务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二)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或者备案的章程;
  (三)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准则;
  (四)收费的依据、标准、收缴办法;
  (五)年度工作报告;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信息。
  鼓励和提倡社会组织公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第七十七条 基金会应当公开公益资助项目种类、申请条件和程序、评审程序和结果、资金使用和评估信息等。
  公募基金会还应当公开拟开展的公益活动方案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募集资金总额及详细使用情况、成本支出情况等信息。


第六章 服务保障
第一节 财政保障

  第七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收支平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
  第七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当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规范税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不得越权制定税收、非税收入优惠政策,不得通过变更财政收入科目等方式转移财政收入。
  第八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控制和减少一般性支出。
  公共服务支出重点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倾斜,增强基层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规范会议经费、公务用车购置使用经费、接待经费及出国(境)经费等支出,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政府服务项目所涉及的货物、工程、服务依法实行政府采购。
  第八十一条 进一步理顺财政管理体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行政府服务的财政分级负担制度。
  第八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实施政府服务所需资金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并遵循预算管理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
  第八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通过政府补贴、政府贴息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鼓励社会力量向公共服务事业捐赠或者依法设立公共服务基金。
政府债务资金重点用于公共服务支出,不得用于一般消费等经常性支出。

第二节 组织保障

  第八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第八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务员开展政治思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等教育,培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第八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及时解决政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组织公务员到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工作,充实基层政府服务力量。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举办庆典、节会、论坛等活动,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第八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依法行政、应急管理等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八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公务员队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
  第八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监察部门应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源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监督。
  第九十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制定服务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

  第九十一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第九十二条 政府绩效管理遵循科学规范、注重实际、公开公平、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九十三条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应当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九十四条 政府绩效评估实行内部考核、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程序一般包括制定方案、实施评估、反馈结果等。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科学化。
  第九十五条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行政机关改进工作、公务员任用管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九十六条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各类考核,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除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不再组织单项考核。

第二节 行政效能监督

  第九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电子监察系统,对网上政府服务事项进行全程监控,并实行网上受理投诉制度。
  第九十八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制度。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监察部门负责行政效能投诉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九十九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的原则。
  第一百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拖延履行政府服务职责的行为,以及在政府服务中的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行政效能投诉的机构提出投诉。
  第一百零一条 对投诉人的投诉,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负责受理和处理行政效能投诉的行政机关应当调查、核实投诉事项,听取投诉人与被投诉人的意见,并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行政机关对受理的投诉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向投诉人说明理由。
  投诉案件办结后,应当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投诉人。
  第一百零二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结果作为对行政机关政府绩效评估以及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节 服务监管

  第一百零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公共服务中的违法行为。
  第一百零四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主管行政机关报告上年度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
  第一百零五条 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采取回购等方式,依法收回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补偿。
  第一百零六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提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行政机关临时接管其公共服务,保障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
  第一百零七条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或者服务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服务合同或者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有关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解除服务合同。
  第一百零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有异议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处理情况应当作为行政机关实施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零九条 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实施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服务中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部门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履行政府服务职责,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符合法定和规定条件的政府服务申请的;
  (二)拖延履行政府服务职责,不在法定期限、规定期限或者承诺期限内办结政府服务事项的;
  (三)违反规定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
  (四)索取、收受服务对象财物或者要求服务对象提供赞助的;
  (五)不遵守政府服务公开相关规定的;
  (六)对行政效能投诉不依法受理或者办理的;
  (七)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参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一百一十一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国家规定的问责权限、形式和程序办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直属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和国有公共服务企业违反本规定,需要对有关人员实行问责的,依照国家规定的问责权限、形式和程序办理。
  第一百一十二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等方式提供政府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服务合同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 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公共服务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政府服务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予以撤销,并责令退还取得的利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贯彻本规定的实施意见。
  第一百一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3年 1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两年。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告

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告


  依据《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公布、合格分数线及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等事项公告如下:
  一、成绩公布、查询与核查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成绩于11月21日公布。司法部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通知应试人员考试成绩。应试人员考试成绩以司法行政机关书面通知为准。
  为方便应试人员查询考试成绩,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将委托有关媒体向应试人员提供成绩查询服务。应试人员可于11月21日上午8时起,通过司法部网站———中国普法网(http://www.legalinfo.gov.cn)和声讯电话查询本人成绩,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区的应试人员请使用声讯电话16839800,其他地区请使用声讯电话16899800。
  应试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自考试成绩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香港、澳门考区应试人员对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向原报名机构提出分数核查的书面申请。根据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工作规则》,分数核查范围包括试卷四和参加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考试但无考试成绩的试卷。考试成绩经核查并已书面通知本人的,不再次核查。司法部及其考试机构不直接受理个人的核查申请。应试人员逾期申请的,司法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二、合格分数线
  依据《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司法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合格分数线。全国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为315分,西藏自治区的合格分数线放宽为280分。对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参加考试的少数民族应试人员单独确定合格分数标准。
  三、法律职业资格申请及证书颁发
  达到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试人员,应自2009年12月1日起20日内,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符合放宽合格分数线条件并在异地报考的申请人,应自12月1日起,持身份证、准考证及成绩通知书,7日内到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报名资料调转至户籍所在地的确认手续,向户籍所在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
  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达到合格分数线的,在取得毕业证书后,向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具体时间和办法另行公告。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达到合格分数线的,向司法部委托的内地驻港、澳机构提出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申请。
  台湾地区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达到合格分数线、现居住台湾岛内的,可在接到《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及办理法律职业资格事宜通知书》后,按照规定办理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领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事宜。
  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应当如实填写《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授予申请表》,提交下列材料:
  (一)本年度国家司法考试成绩通知书;
  (二)身份证及复印件。符合放宽报名学历条件、放宽合格分数线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供本人户口簿(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审验后退回)及复印件;
  (四)近期同一底片2寸(46mm×32mm)免冠彩色证件照片3张;
  (五)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经审核符合资格授予条件的人员,司法部授予法律职业资格,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申请且无正当理由的,视为放弃资格申请,司法行政机关不再办理。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此项公益诉讼制度是一条新增制度,进一步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长期以来制约公益诉讼的原因,在于民事诉讼法中对原告资格的限定。而过去几年,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案件中,一些环保组织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却很难立案,新增公益诉讼制度虽然确定了此项难题,但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河流污染等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企业应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具体应由谁提起诉讼呢》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新《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它与传统的诉讼类型不同,是一种新出现的诉讼类型,我们称它为环境公益诉讼。它对于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背景

  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上的经济利益,结果导致我国的环境恶化,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因此环境公益诉讼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而且还可以惩罚环境违法者、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产生、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的环保责任感。另外,随着跨国企业越来越多,也必将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对于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有着重要作用。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二十七)项指出“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这是国务院首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可见由于社会的需求,政府开始注重这方面的发展。近几年,学者们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呼吁立法部门尽快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制度,也提出了自己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构建方案。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民事诉讼法》中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具体规定,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过于广泛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只是笼统的概述,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那些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诉讼,如果“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机关,那么该如何处理其行政管理权和民事主体身份的关系呢?国家机关既作为管理部门,又可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民事主体,合适不合适?笔者认为,只有在相关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的内部进行适当的分工,更多的应规定由相关的社会团体来提起诉讼,比如工会,消费者协会,才能解决此项矛盾。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提起公益诉讼最适当的主体。而国家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应需要法律进行明确规定。在现行法律中,只有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因为海洋局与损害的发生往往没有利害关系,其作为起诉人是合适的;但有许多国家机关作为起诉主体,其行政管理权和民事主体的请求权会发生混同。

  (二)公共利益内涵不明确

  公民理应有提起诉讼的权利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责任,而在此新《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加入公民。笔者认为应当增加“个人”,因为包括环境、健康、教育等权益在内的公益性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益。对于新《民事诉讼法》将公益诉讼提起的主体限定在“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的规定,江伟教授认为,其他国家的个人也可以提公益诉讼,目前我国未规定主要是对个人提公益诉讼有点拿不准,担心个人会滥用这个制度。

  此外,我们还需要用法律定义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和诉讼主体,比如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区别在哪里。此外,还需明确公益诉讼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公益诉讼与多人共同诉讼的关系,以及公益诉讼的被告向谁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目前关于公共益的内涵和边界、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适用何种审判程序、诉讼滥用的防范、证明责任。仍然存在不同的争论,希望时机成熟时作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公共利益内涵还需明确。正如每一个制度的设计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公益诉讼在运转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诱发一些问题的产生。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权利滥用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不应该成为人们拒绝它的理由,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相关程序加以保障。人们只需设计有关的权利制约的机制,就能尽可能地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

  (三)法律条款不够细化

  公益诉讼是保护公众利益的,什么是公共利益,大多数情况比较好判断,而有些则处于边缘地带,新《民事诉讼法》中只是规定了“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具体哪些行为应进一步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对公益诉讼程序规定的比较概括,是因为我国过去没有这样的制度,实践中缺少经验,很难规定具体。但社会实践中又确实需要这一制度,如果没有具体规定,就会导致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让人们无所适从。应当认真研究当前所能够考虑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包括起诉、受理、审理上具有哪些特点,公益诉讼在哪些方面区别于非公益诉讼。立法应当把“公共利益”界定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况且,国家机关或有关组提起公益诉讼,如果涉及多数人的利益,即包括损害赔偿请求,如果不作此限制,赔偿金的分配将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并不想看到的。

  三、对我国新增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设想

  目前,由于环境被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解决环境污染与破坏方面问题,环境公益诉讼显得愈发重要。为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也应该尽快同国际接轨,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一)环境公益诉讼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为了使权利受到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尽快向法院寻求救济和节省司法资源,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均规定了诉讼时效,要求当事人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否则将丧失法院救济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不同于传统的诉讼模式,它目的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0 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这是出于保护国家利益而规定,而环境公益诉讼也具有这样的目的性。因此,我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只有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其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并举

  环境公益诉讼的被诉对象既可以是污染或者破坏环境的企业,也可以是违反法定义务或者疏于管理义务的环境行政机关。比如美国《清洁空气法》第304 条就明文规定:任何人均可以自己的名义对任何人(包括美国政府、政府机关、公司和个人等)就该法规定的事项提起诉讼。也就是说,美国将政府、政府机关以及环境保护局局长等均列入被诉对象的范围。在日本,随着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公民以日本行政厅对产生公害的事业活动控制不力而可能导致公害损害或者行政厅因违法在环境上采取措施致使国民遭受损害为由,对行政厅提起诉讼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三)诉讼费用的承担

  2010年12月30日我国首例环保资金资助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贵阳开庭并当庭一审宣判。这是一起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起的诉讼,“状告” 贵阳市乌当区定扒造纸厂水污染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虽然近年来贵阳、无锡、昆明和玉溪等地相继成立了环保法庭,但公益诉讼的案例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诉讼费用的承担。这是因为环境诉讼费用相当高昂,再加上因果关系的证明,需运用高科技知识和方法,其所需费用之巨,非经济能力微薄的被害者所能支付,然逾期不交,法院将按自动放弃诉讼处理。这使被害人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在诉讼费用的承担上,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法律。为了减轻公众因提起公民诉讼而承担的费用,美国《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固体废物处理法》等均规定,法院如认为合适,可以将依惯例由原告承担的那一部分律师费和专家作证费等诉讼费用可能由被告分担合理部分。可见美国合理地减轻了原告负担的诉讼费用,这对保障环境公益诉讼的顺利进行有准则积极作用。

  (四)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判决后由法院直接执行

  在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只有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权利人才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于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受害人数众多,即使裁判生效后被告自愿履行,也往往难以操作。另外,为了能有效地保护对国家环境利益和社会公共环境利益,可以由法院直接执行生效的裁判文书,以达到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

  结论

  总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真正实现了公益诉讼,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才有可能被制止。我们岌岌可危的公益利益才有可能被保障。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